并不太愿意用獨一無二這個形容詞,但仔細檢索后確認,“新興”體育在中國的全民健身事業(yè)中,確實配得上這一稱謂。
15年的時間也許真的算不上太長,但是,由前一個15年的執(zhí)著,以及15年前更長時間對體育的熱愛,從創(chuàng)始人陳仕祿到新一代新興體育人對體育事業(yè)的專業(yè)、專注、專心,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,新興的下一個15年同樣會繼續(xù)姓“體”,而不會改弦更張。
有道是:創(chuàng)業(yè)難,守業(yè)更難。陳仕祿當年力排眾議建體育館,克服了從資金到輿論、從經驗到管理的一系列困難。俱樂部剛成立時,最慘淡的一天顧客只有3個人,收入不到60元。但是,他們堅持下來了。
堅持就是勝利。
其實,多年前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如火如荼,如果當時這個地方建商業(yè)樓宇,白花花的銀子轉手即可兌現(xiàn),可新興人卻“不識時務”地逆襲,建體育場館,多少年內見不到錢不說,還要源源不斷地往里搭錢??涩F(xiàn)在,被萬達廣場和高樓叢林包圍成“孤島”的新興,卻被周圍新開樓盤所“傍”,它們都要拿新興為自己“貼金”,以能與新興為鄰而榮,它們的廣告語總會有一句話:毗鄰優(yōu)質體育資源!
新興體育的15年,值得他們自己思索,同時更值得體育圈內圈外更多的人琢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