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楊汛)昨日,政協(xié)委員首都體育學院教授霍建新在提案中建議,加大公共體育場館公益開放力度,鼓勵公共體育場館盡可能多開辟一些活動場所,開展群眾喜聞樂見、老少皆宜的活動項目,定時段、定容量向市民公益開放,滿足人們健身需求,創(chuàng)造群眾“就近、就地”的健身條件,以體現(xiàn)公共體育場館的公益性質(zhì)。
霍建新委員表示,近年來,北京市的公共體育場館從不同角度加大了公益開放的力度,比如北京工人體育館于2010年3月1日至15日開展了免費開放活動,北京大學生體育館2010年11月8日至19日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羽毛球場地等。但在市民日益高漲的運動健身需求面前,還需要更大的公益開放力度。
為此,霍建新委員建議,北京市的公共體育場館從早6時至9時向老人、殘疾人、青少年免費開放;“五一”、國慶、春節(jié)等節(jié)假日免費或優(yōu)惠向市民開放;地標性場館在“六一”、“八一”、“(農(nóng)歷)九月九”等節(jié)日對兒童、軍人、老人等特定身份的人員參觀實行免費開放;全民健身日做好免費開放工作。此外,政府還應(yīng)該對公益開放力度較大、群眾口碑好的公共體育場館進行獎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