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次百靈杯男隊超級對抗賽,以男隊讓先開始,如果男隊連勝,對局格依次為讓先→執(zhí)白倒貼3目半→執(zhí)白倒貼7目半→讓兩子;如果女隊連勝,對局格則為讓先→執(zhí)黑貼3目半→分先(執(zhí)黑貼7目半)。雙方在前四輪戰(zhàn)成平手,最后兩輪,男隊連勝,將女隊打至執(zhí)白倒貼7目半。
這樣的對局格順序是經(jīng)過再三商量后而確定的,但不能不說這是一次溫和的升降。傳統(tǒng)升降賽,從讓先開始,一輪過后,要么分先(執(zhí)黑貼7目半),要么讓兩子,沒有執(zhí)黑貼3目半及執(zhí)白倒貼3目半、7目半這樣的過渡。主辦方之所以如此苦心安排,還是出于照顧被降級者顏面的考慮。
但也不能不說,在升降級中增加了兩道門檻后,比賽對抗的強度下降了不少,不再像傳統(tǒng)升降那般驚險刺激。對于外界來說,略顯繁瑣的升降級差很難得搞清楚。即便是我們這些參與比賽報道的媒體記者來說,也經(jīng)常被各種對局格及勝負結(jié)果而困惑。
傳統(tǒng)圍棋比賽不少,創(chuàng)意和賣點是新來乍到者脫穎而出的不二法門,而簡單又刺激的賽制就是一大賣點,反之,再好的比賽創(chuàng)意也有被沖淡之嫌。
賽后,國家圍棋隊領(lǐng)隊華學明七段問老聶:“我們準備明年接著舉辦這項比賽,但韓國有一項元老與女棋手的對抗賽,我們也想請你們這些元老來參加比賽,比賽規(guī)則和這一屆比賽一樣,你們愿意參加嗎?”老聶當即答道:“那我這個隊的參賽人選得由我來點,如果還是三對三的話,我點馬曉春、劉小光。我相信,如果還是這樣下的話,我們同樣能將女棋手打到讓兩子。”
“聶老,您有些托大了吧?您能將女棋手打到讓兩子?”華學明有些不滿了。老聶滿有信心地說:“這兩天我一直在看她們的棋,我覺得她們的棋還不大行,如果我們好好下的話,一盤一升降,肯定也能將她們打到讓兩子。”
老聶為了證明自己所言,道出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,“你們知道嗎?國家隊曾經(jīng)有一位名叫豐云的女九段,現(xiàn)在去了美國,我們以前曾進行過一盤一升降的對局,結(jié)果我將她打到讓五子!她當場就哭了,不肯再下了。”老聶說的一盤一升降是分先→讓先→讓兩子→讓三子→讓四子這樣的對局格,和百靈杯升降對局格有所不同。
一邊的王汝南老師忍不住“揭發(fā)”了,“老聶當時的聲望如日中天,一般棋手和他下棋首先都有些畏懼,還有老聶同時有‘盤外招’,不停地說些比如‘啊?這你也會?'這樣的話,把人家搞得更緊張了,結(jié)果連輸了好幾盤。”
華學明更是為女棋手抱不平,“聶老,您說讓四子也把人家贏了,那我們今天來一盤,您讓我四子,我看您怎么贏我吧?”華學明隨即在棋盤上放上四顆黑子,拉著老聶坐在對面。老聶大笑:“這樣下我哪下得贏??!我和豐云那次下的是一盤一升降,情況不一樣。”